大学生艺术在线是国内专注于服务艺术青年(学子)的艺术网络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本站内容由第三方用户转载仅供大家交流学习,切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害或伤害;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ctexw@ctexw.com
联系QQ:1120592263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抖音
10月23日晚8点,“歌声里的中国——刘海燕师生专场音乐会”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我校党委书记蔡昌卓,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全国政协海外委员、广西海联会副会长乔立华等领导嘉宾莅临现场观演。 本场音乐会是我校音乐学院声乐系刘海燕副教授主持的“课程思政”首批示范项目声乐课程系列音乐会之一。项目在教学和实践中甄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声乐作品和原创广西作品,利用舞台展演和艺术实践推动课堂教学成果转化,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互促融合、协同育人。此次音乐会也是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惠民本土精品文艺展演之一,参演的学生均为刘海燕老师近年来培养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怀着满腔的赤忱用歌声吟咏经典,用深情赞美祖国,为广大南宁市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音乐会上半场以慷慨激昂的《无衣》拉开序幕,高亢嘹亮的歌声与铿锵有力的鼓点交相呼应,表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舍生忘死的尚武精神。随后刘海燕老师演唱了五首诗词作品,从先秦时期的《越人歌》到唐宋诗词名篇《幽兰操》《青玉案·元夕》再到当代诗人艾青的爱国诗作《我爱这土地》,时而抒情婉转、缠绵悱恻,时而抑扬顿挫、张弛有度,意境悠远。特别是在《长相思》中刘海燕老师为歌曲引子和尾声注入的戏曲声腔余音绕梁,令人意犹未尽。《我爱这土地》从鸟儿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赤子之心,从中低声区的叙述到音乐高潮处爱国热情的迸发,恢弘的气势和细腻富有层次感的歌曲处理,将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尹向明、陈曼、劳文俊分别演唱了《虞美人·听雨》《钗头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首诗词创作歌曲。 音乐会下半场精选了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广西苗族民歌《白云依偎着蓝天》,《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游击队之歌》以及《浪淘沙·北戴河》《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经典声乐作品。《春来沙家浜》由刘海燕副教授携全体研究生表演,细腻婉转的歌声、戏韵生动的表演与京胡的刚劲嘹亮熨贴交融,让人耳目一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于上世纪创作的经典之作。此次音乐会将原作的小提琴伴奏改为中国传统民乐二胡演奏,钢琴、民族女高音与如泣如诉的二胡交相辉映,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刘海燕师生还演唱了由学校党委蔡昌卓书记作词、莫军生副教授作曲的《壮乡颂》,旋律清新欢快,气势豪迈,表达了壮乡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意气风发、日新月异的八桂新风貌。 在观众热烈的返场掌声中,全体师生满怀对祖国的深情唱响《我的祖国》,师生们挥动着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高亢嘹亮的歌声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音乐会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音乐会特邀音乐学院声乐系邹延葆老师担任钢琴艺术指导,音乐学系凌晨副教授担任学术导聆,民乐系胡柳老师担任京胡及二胡伴奏。 音乐会得到了领导嘉宾及现场观众的高度肯定。蔡昌卓书记表示,本次音乐会很好的彰显了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水平和师生风采,勉励师生要继续推广项目教学成果,更好的让“文艺为人民服务”。 参演的学生们也表示:“能够随老师登上广西规格最高的音乐厅演唱是一次非常宝贵的舞台实践机会,同时也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声乐艺术与思政教育结合的艺术魅力。” 据悉,该项目还将继续推广深化项目成果,将更多优秀的声乐作品推广惠及市民群众,用歌声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刘海燕老师演唱现场 师生合唱《我的祖国》 合影留念 |
“从头开始——王冬龄书法艺术60年”大展在浙江美术馆盛大启幕,王冬龄现场书写3米见方大字及多媒体综合展演,其书法艺术六十年作品集与文献集同步发布。 ... ... ... ...
春节临近,笔者闲暇之际梳理画鹰名家艺术与市场,突然脑洞大开——当艺术市场的“顶流天王”与新贵黑马相遇,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齐白石像要说中国艺术市场的“顶流天王”非齐白石莫属,细数过去的2021年中国艺术 ...